宋承恩:如果釣魚台主權爭端走上國際法庭
/in Research & Working Papers /by cils.nccu宋承恩
英國牛津大學國際法博士候選人
在兩岸四地與日本社會因釣魚台所起風波不斷之際,馬總統8月21日接受日本 NHK 專訪時,在堅持中華民國對釣魚台列島之主權主張以外,力陳「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為最符合各方利益之暫行措施,並拋出「訴諸國際法院」作為爭端和平解決之方式之一。在民族主義情緒熾烈感染的時刻,馬總統結合長期鑽研與深思而來的洞見,以總統的高度,提出冷靜務實的主張,是值得肯定與歡迎的。畢竟,至遲自1960年代末期浮上國際檯面以來,釣魚台的主權爭端即存在於台、中、日三方;歷年來的大小事件,至多是爭端持續存在的佐證,並不構成法律上決定主權歸屬的相關事證。各方的「積極作為」,固然增加了各政府當下危機處理的壓力,長遠的對策為何,仍將形塑未來方案的可能走向。在此意義上,我政府之「東海和平倡議」仍是值得各方思考的。
陳純一:釣島、台灣、中華民國 密不可分
/in Research & Working Papers /by cils.nccu【聯合報╱陳純一/政大外交系暨法律系合聘教授(台北市)】
2012.08.15 02:15 am
「釣魚台列嶼是台灣的附屬島嶼,中華民國的固有領土。」這句話不能單純的視為口號,它能有效地從國際法上駁斥日本的主張。
日本的主要法律主張有二:一是一八九五年時,釣魚台是不屬於任何國家的「無主地」,故日本先占之;二是日本先占後,並未受到任何國家抗議。
譚偉恩:食品法典委員會 – 帶著貿易自由化的包袱走向不確定的未來
/in Research & Working Papers /by cils.nccu譚偉恩
A member of the Slow Food NYC
一、前言
1953年,世界衛生大會(World Health Assembly, WHA)鑒於化學物質被廣泛且大量地用於食品製造或加工,並且已成為一項國際性的衛生問題,遂建議將食品添加劑的使用作為研究重點。1955年,隸屬聯合國的糧食暨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依照WHA的建議於日內瓦召開首次國際食品添加劑會議(Joint FAO/WHO Conference on Food Additives),會中決定成立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 JECFA),此為FAO和WHO第一次針對食品安全問題展開的共同努力。隨後在1961年第11屆的FAO大會以及1963年第16屆WHO大會上,兩個組織分別通過建立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以下簡稱Codex)的決議。[1]至此,國際社會第一個政府間協調國際食品標準法規的組織正式成立,其主要功能是保護食品消費者之健康、負責全球食品標準制定之相關協調工作,以及協助國家食品安全制度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