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沛倫: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s Adoption of the Arms Trade Treaty

Pei-Lun Tsai

Ph.D. Candidate, School of Law,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On 2 April 2013, the United Nations (UN) General Assembly adopted the Arms Trade Treaty (Treaty), by a vote of 154 in favour, 3 against, and 23 abstentions.*  The Treaty is the result of a six-year long process of consultations and negotiations and the first global treaty aiming at regulating trade of conventional arms, which is reportedly worth $70 billion a year.  This contribution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Treaty and major issu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dopted text and concludes with some preliminary observations.**

Read more

吳代華:從國際法的理論與實踐論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的承認問題

指導老師:陳純一教授
學生:吳代華
學號:101253009

一、   前言 

利比亞自16世紀中葉起所屬於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但1911年至1912年利比亞因義土戰爭的爆發而成為義大利的殖民地。二戰結束後在聯合國安排之下利比亞於1951年宣告獨立,成為主權獨立的國家。然而,戰後利比亞所建立的王國,卻於1969年由格達費強人所領導的自由軍官組織推翻。在歷經長達42年的專制政權後,利比亞於2010年底,受到其他阿拉伯國家發生一系列以「民主」和「經濟」等為主題社會運動的影響,相繼出現反政府示威遊行的活動。

Read more

邱意晴:國際間反恐怖主義工具對國際法的影響

國際間反恐怖主義工具對國際法的影響 ─以九一一攻擊事件美國的回應為例

邱意晴
外交學系碩士班一年級

壹、前言

恐怖主義的出現與發展有其長遠的歷史,但2001年的九一一攻擊事件後,開始廣受國際政治與國際法相關學科討論。除了恐怖主義對於後冷戰時期國際安全的嚴重威脅外,攻擊事件後,美國迅速以「反恐戰爭」(War on terror),向中東出兵作為回應,也是國際法學界針對反恐措施的合法性,激烈交鋒的原因之一。

本文將以2001年美國本土所發生的九一一攻擊事件為例,首先描述恐怖主義和恐怖攻擊在國際法上的特殊性,繼而討論美國對於此次攻擊事件的回應,以及此種回應對於國際法的影響。

Read more

張育叡:國際法下基因研究告知後同意

張育叡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助理)

 

自80年代以來,生物科技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起初我們重視的是技術面的發展,例如:DNA序列的研究、人體生物資料庫的設立;然而,隨著技術面的日趨成熟,法律、社會或國家政策自然會對此等新興科技有所回應。本篇試圖就生物倫理相關規範中基因研究告知後同意之概念進行國際法的討論。

Read more

李柏翰、李宜恩:國際迷你課程-人權、少數族群及宗教自由(二)

李柏翰/李宜恩

欲觀看本文附註腳之完整版本,請點選連結觀看,謝謝!

肆、國際人權法中關於少數族群之保障

一、國際人權法下少數族群之定義

國際人權法下,對於少數族群保障之前提在於何謂少數民族,因此首先需要釐清的問題是「何謂『少數族群』(minority)?」,其定義將會決定對於所保障之對象為何,而目前國際社會針對少數民族之定義尚無共識,許多被提出之法律定義,通常都包括客觀因素(objective factors),諸如共同種族、語言或宗教存在之事實(the existence of a shared ethnicity, language or religion)及主觀因素(subjective factors),包括個人認為自己是該少數族群的一份子(individuals must identify themselves as members of a minority)。歷史上,國際社會首度提出之定義是1977年「聯合國防止歧視與保護少數族群委員會」(United Nations Sub-Commission on Prevention of Discrimination and Protection of Minorities)特別報告員(Special Rapporteur)Francesco Capotorti所提出,其對少數族群所建議之定義及要件為一群人在人口比例上為少數,於社會上並不具有優勢地位,其須為一定居國之國民,種族、宗教或語言上與國內多數人口不同,並且團結一致以維護其文化、傳統、宗教或語言。惟該上述之定義引發一些批評,其中主要包括下列三點:

Read more

宋承恩:和平崛起的法治對話

宋承恩
英國牛津大學博士候選人

吞吐大量文字而輾轉反側的一夜,我與法進行了如下的夢囈:

 

法:2013年1月22日,菲律賓外交部向北京政府遞交通知,依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就兩國在南海的爭端,對中國提起訴訟。

 

我:我注意到了,此事重要嗎?

Read more

杜芸珮:『圈外人』的『進化』論

杜芸珮 (中研院法律所研究助理)

 

我國在正式外交場合中,時常扮演著圈外人的角色,面臨無法參加許多國際組織會員國大會以及多邊條約締約國大會等重要國際會議的困難,自然無法全盤掌握各項國際條約之訂立過程,例如利益團體遊說之經過與立場,以及國與國間的政治角力過程等。當各國為了某條文的解釋與適用方式進行協商、結盟,乃至於爭辯,我國既未參與討論,僅取得經過數次討論後的結果,過程自是毫無所悉,更增加我國法制與國際接軌的困難度。

Read more

蔡沛倫:Mistaken Identity, CIA Extraordinary Rendition, and the 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 The Case of Khaled El-Masri

Pei-Lun Tsai
Ph.D. student, School of Law,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On 13 December 2012, 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 (ECtHR or the Court) delivered its judgment in El-Masri v The Former Yugoslav Republic of Macedonia, where the Court found Macedonia responsible for torture, ill-treatment and secret rendition of a German national, and in violation of a number of provisions in the European Convention on Human Rights (ECHR).  The applicant, Mr El-Masri, was subjected to an extrajudicial transfer of from one jurisdiction to another for detention and interrogation outside the normal legal system, otherwise known as “extraordinary rendition”.  It was believed that his initial arrest was a result of mistaken identity: his name resembled that of a suspected member of Al Qaeda.  Although the ECtHR case was brought against Macedonia, the judgment is in fact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judicial decision rendered on extraordinary rendition practised by the Central Information Agency (CIA) of the United States (US).  While the case of Mr El Masri has been brought to the attention of various national,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mechanisms (see external links below) and is now still pending before the Inter-American 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s, the current contribution would focus on the considerations and analyses of the ECtHR.

Read more

魏歆庭:試述國際法上放射性廢棄物管理及境外運輸

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四年級 魏歆庭

 

壹、前言

核能研究與和平利用核能在台灣已有三十餘年的歷史,在核能發電、醫農工研各方面應用勢必產生放射性廢棄物,近年來國人愈發重視環保議題及永續發展,當前放射性廢棄物管理儼然成為大眾最為關心之議題。隨著放射性廢棄物貯存量越來越多,台灣電力公司(以下簡稱台電)及原子能委員會(以下簡稱原能會)曾多次考慮放射性廢棄物境外最終處置,由於境外最終處置涉及跨國境運送之問題,因此本文將簡述目前放射性廢棄物之處置手段,並試以國際法出發概述放射性廢棄物跨國境運送之法規範。

Read more

李柏翰、李宜恩:國際迷你課程 ─ 人權、少數族群及宗教自由(一)

李柏翰*/李宜恩**

 

壹、 東吳人權學程與國際迷你課程

一、 東吳人權學程

為推廣人權概念、建立人權意識,在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台灣第一個專業的人權研究中心)及許多義工不斷地努力催生下,東吳大學於2004年8月成立了人權學程。人權學程是國內目前唯一的人權專業教學單位,目的在於提供大專院校學生系統性的人權基礎教育,不僅著重人權理論的思辨外,亦訓練學生主動關心社會上的不正義以及弱勢團體的權益。事實上,人權學程邀請許多傑出的學者與非政府組織的專家參與教學,也和國內外許多NGOs合作密切,讓學生們除了得以在課堂裡學習,更有充足的機會,透過實習、倡議活動,實踐所學。 未來人權學程將持續加強師資陣容,整合課程,同時在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及人權學程的基礎上,於2008年9月也正式開辦了人權碩士班招收國內外學生,以期成為亞洲人權教學與研究的重鎮。人權學程的發展有五大目標,包括:(一)理論與實踐並重、(二)涵蓋人權的普遍性與特殊性、(三)人文與科技之整合、(四)本土化與國際化並重及(五)培養參與國際、國內人權組織的優秀人才。[1]

Read more